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顾克美书画专业评论宣传展播平台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顾克美。男。江苏建湖人。大学文化程度。2004年转业至西安地税。在部队从事10多年新闻宣传摄影工作。是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得主。发表千余万字文章和数百幅新闻摄影作品。三次荣立三等功。一次荣立二等功!专题收藏红军长征史和开国将帅史资料数万本。现为中国书法媒体联谊会理事、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。陕西省书协宣传外联委员会委员。陕西省书协官方网站特邀记者。西安地税书画协会副会长。商洛市文联特邀文艺评论员。商洛学院红军长征史料馆馆长。

(原创)编匠  

2012-08-18 06:41:13|  分类: 顾克美旅游杂谈书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(原创)编匠 - 里下河平原 -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

顾克美2012年8月18日拍摄于陕西省袁家村里

顾克美

        来陕西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,我已经是第二次。两次都有新鲜感觉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一次,战友袁治中陪我来到袁家村,我的感觉,很震惊。陕西还能够出这样的村庄。典型的关中印象村庄。虽然没有什么小桥流水人家,但是却将西北的建筑特色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。我拍摄了几张图片,专门在我的博客相册中展示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次,我陪战友毛燕来到袁家村,我的感觉依然是很震惊。袁家村的文化旅游还在不断发展中,常来常新着。这次,看到了许多我上次不曾看见的景点和文化。

       编匠,便是我这次看到的一种传统文化,一种很有特色的传统文化。

       我出生在苏北的里下河平原。小时候,对编匠有一种亲近感觉。有称呼为篾匠的,有称呼为竹匠的,转眼间,竹篓啊,或者鱼篓什么的,就会编好。取材很随意,竹子,柳条,甚至蒲团均可。

        没想到,在关中腹地的袁家村,我还能够看见编织工艺。而且,看见的编织工艺水平如此之好。

       我拍摄的这名编匠虽然不知道姓名,但是却很勤奋。可谓心灵手巧。他编织的材料纯粹就是当地的草本植物,艾啊或者芦苇什么的,但却出了许多精品。我看见了龙、蛇、蝉、壁虎、虾、蚂蚱等好多种动物,还有花朵等。是活灵活现,是惟妙惟肖。

       看到这些作品,很清楚,这名编匠平时下了不少功夫,在编作动物上有许多独特的研究。

        想想,也是。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。可惜,现在想找到这样的编匠真难,想看到这样纺制的艺术精品太难。看来,中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是势在必行,否则,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复存在。

(原创)编匠 - 里下河平原 -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

 

(原创)编匠 - 里下河平原 -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

 

(原创)编匠 - 里下河平原 -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

 

(原创)编匠 - 里下河平原 -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

 

(原创)编匠 - 里下河平原 -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

 

(原创)编匠 - 里下河平原 -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

 

(原创)编匠 - 里下河平原 -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525)| 评论(2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