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顾克美书画专业评论宣传展播平台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顾克美。男。江苏建湖人。大学文化程度。2004年转业至西安地税。在部队从事10多年新闻宣传摄影工作。是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得主。发表千余万字文章和数百幅新闻摄影作品。三次荣立三等功。一次荣立二等功!专题收藏红军长征史和开国将帅史资料数万本。现为中国书法媒体联谊会理事、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。陕西省书协宣传外联委员会委员。陕西省书协官方网站特邀记者。西安地税书画协会副会长。商洛市文联特邀文艺评论员。商洛学院红军长征史料馆馆长。

石头碾子(原创)  

2012-02-02 13:12:06|  分类: 顾克美阅读大秦岭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石头碾子 - 里下河平原 -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

 顾克美

 

  在秦岭里登山,无意间,就会经常看见石碾,石头碾子。看见石头碾子,我常不经意间就驻足不前,思索再三,总想为这石头碾子考古一阵,总想知道个所以然。

  是啊,荒山野外,这石头碾子昨就能够在这呢?看看石头碾子旁边,有遗弃的墙壁,还有茂盛的核桃树,就已经知道答案。凡是有石头碾子的地方,就有人类居住啊,石头碾子,就是一部记录片,记录着这里的多少千古往事,记录着这里的人们曾经挥洒下的汗水。从种植小麦,到将晒干的小麦磨成面粉,石头碾子就是最好的注释。我站着石头碾子跟前,我就想起居住在秦岭深山里的人们,端着那大老碗,吃着那面条,那哧哧的声响,那满足的神态,真是田园风光伴随着幸福的生活啊!

  从小生活在秦岭山脚下的同事张哥告诉我,“在没有电摩子之前,石头碾子就是人们碾压粮食的工具,小的时候,我们在我们那里每个村庄都有碾子。碾子一般使用牲口来推,有时候也用人来推。有水的地方,用水作动力来使碾子转动。我们见得多了,就也不足为奇了。”

  在秦岭里看到的石头碾子,基本是以圆形为主,有大的小的。有时候也能够看到不规则和残缺的。见到不规则的石头碾子,就想到当时的条件艰苦,想制作规则的石头碾子都很不容易,见到残缺的石头碾子,就想到这里曾经金戈铁马过,曾经还可能刀光剑影过。

  恍如时空转世,想在平常人家再见到石头碾子,还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。我曾经在西安南郊一块几百亩地的空地上,看见几万只石头碾子。那阵势庞大如兵阵,那壮观攻城如拔寨。是啊,专门有人将流落在民间的石头碾子,专门收藏集中在一起。想的是,如果深山里方便运输,那深山里的石头碾子也会集中在这里。

  我在秦岭深山里的一处水库中,曾经发现一石头碾子,很小,但也有成百斤,做得特别精细,仅余单面。据说,这种石碾应该叫石磨。原来,这里曾经是村庄,修建水库时,淹没了这个村庄。现在,处于盛夏,水位大幅度下降,这个村庄又浮出水面。枯死的树木如光溜溜的旗杆,诉说着昔日的苍桑;乱七八糟的拖鞋,则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着人群居住;那残垣断壁则告诉我这里永远都是家园所在地。

  经过秦岭夏都太白县时,那雪域太白给我们留下无限想像。在太白县与眉县交界处,就有一处石头碾子,摆放得很有诗情画意。我们一群驴友,想忍不住好奇心理,居然都高兴地推动那石头碾子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谁还去回忆人们曾经的劳累岁月?谁还关心石头碾子身上承受的文化传承呢?

  石头碾子,不仅是历史真实的记载,更是文化的传承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56)| 评论(2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